石油生活网
媒体聚焦
您的位置: 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媒体聚焦 > 正文
中国石油长庆钻井:钻头地宫探宝“神走位”
发布时间:2023-04-21 11:23 来源: 新华网
对新型钻头进行测量确认 苏建军 摄

  4月14日,位于陕西延安沿河湾镇双岭山同一个井场里,10口新扩钻气井全部完井。“为了防止施工井、投产井之间相碰,钻井最大位移距离超过1200米。”首次承担如此大井组施工,50697钻井队副队长慕海龙惊喜中略带“惊心”。

  1200米,是从井口到储层目标起始点的直线距离。10口完井中,井间距为5米,平均井深3549米,50697钻井队提前预分防碰、合理选择造斜点,有效控制了井眼轨迹到达目标点。“造斜点就是拐弯点,由带有弯曲度数的入井螺杆控制,再通过人工操作钻台上的转盘,引导钻头往哪个方向钻进。”队长林清泉说。

  目前,这种防碰绕障技术在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趋于成熟,已广泛推广应用于不同油气区块、井组、井型,钻头地宫里探“宝”展现“神走位”、使出“绣花功”。

  休假回到西北农村老家,30659钻井队技术副队长刘小刚,常拿农村的吃水井和油田的油气井打比方:“井眼不再是直上直下,而是从地下‘拐弯’伸向四面八方。”乡亲们听罢表情惊诧,一堆“铁疙瘩”入井,在看不清、摸不着的深层地下,竟会拐弯、能绕行。

  拐弯、绕行缘于储层、井场、井型等油气藏目标和开发模式的变化,防碰绕障成为一项无法绕开的钻井难题。

  防碰先得弄清井眼之间的距离,绕障得知道“障”的位置。“计算不好,肯定钻不好井。”担任30659钻井队技术员12年间,刘小刚对钻井定向和轨迹控制非常用心,因为这“两大环节”直接关系到防碰绕障的成败。计算必须准确,井眼轨迹控制必须精准。

  “防是基础,绕是技术。没有这套防绕技术,无法完成钻井任务。”川庆钻探致密油气藏工程技术中心钻井工艺一级工程师李录科说,开钻前,从地面钻机摆放方向、施工顺序、井口距离等,提前考虑做好防碰方案;开钻后,做好直井段、斜井段整体轨迹精准控制,同时综合考虑后续完井作业,确保钻井效率和井筒质量。

  2021年,长庆钻井第一项目部进行了三次绕“水线”作业获得成功。同一井场上,三口井都是大斜度油井,平均井深在2400-2500米,地下纵横向分布着高压注水层。若直接钻遇水层,会发生井涌或溢流风险。技术工作人员依据邻井电测资料,反复分析判断形成方案,选择从水层上下或左右方距离“绕行”,井眼轨迹全部绕开了“水线”。

  “绕障、绕漏、绕水,让钻头始终追着油气走。”李录科介绍说,防住“碰”,绕开“障”,是长庆钻井转型发展、占领高端的必由之路。注重对地层压力、岩石性质、裂缝走向以及岩心孔隙度、渗透率等进行基础性研究,在工具、工艺和工法上持续研究创新,优化完善优快钻井、安全钻井、高质量钻井技术,重点解决轨迹控制、降摩减阻、防漏堵漏、高效破岩等一线急需,核心技术能力与竞争力逐步提升。

  截至目前,长庆钻井完成的定向井大井丛施工井口数最多已达到单平台73口井、水平井大井丛31口井,井口至储层目标起始点的最大偏移距离、直行距离均达千米以上,致密油、气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分别突破5000米大关,正在向6000米目标迈进。防碰绕障技术已运用于长庆油田、延长油田、民企钻井队,还在救援、打捞等油田、煤矿突发井下险情处置和应急救援钻井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节约土地、保护环境、减少地下水污染、降低治理井下复杂,推进绿色发展,实现技术和资源共享......防碰绕障技术的广泛应用,不仅大幅度提升了钻井效率、井身质量和能源安全保障水平,更加快了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步伐。(齐永茂)